Sports Bulletin
EnglishOnline Subscription

為讓讀者加深了解精英體育發展,由今期開始,《體訊》 將不時加插專題文章,敬請留意,萬勿錯過!

本期《體訊》涵蓋二零零七年十月至十二月體院消息。

二零零八年第一期體訊

目錄

I. 體壇佳績

II. 專題

III. 其他消息

IV. 誠邀參與

  • 「2007豐銀行慈善基金優秀教練選舉」現接受提名
    一年一度體壇盛事「豐銀行慈善基金優秀教練選舉」現已接受提名。此獎勵計劃是本地唯一的頒獎禮以表揚教練訓練運動員所付出的努力及貢獻。選舉共設六個獎項,截止提名日期為二零零八年一月十一日﹝星期五﹞。有關詳情,請與教練培訓部聯絡,電話:2681 6289 或瀏覽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網頁: http://www.hkcoaching.com
  • 第十五屆豐銀行慈善基金精英教練員研討會
    第十五屆滙豐銀行慈善基金精英教練員研討會將於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六日舉行。今屆主題為「運動創傷 - 防預與治療」。詳情請瀏覽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網頁http://www.hkcoaching.com
  • 國際科學研討會-青少年精英運動員:綜合生物心理社會方法提升運動表現
    體院將於二零零八年三月十五日至十六日舉行國際科學研討會。來自美國、英國、中國及香港的世界級專業人員將會出席專題演講及實習環節。為促進交流,研討會亦歡迎參加者遞交與主題相關的學術研究,與其他參加者分享。有興趣參加之人士,請瀏覽研討會網頁:http://www.hksi.org.hk/iss,或與研討會秘書處聯絡,電話:2681 6130,電郵:iss@hksi.org.hk。有興趣贊助之機構,請與公眾事務及市務拓展部鍾小姐聯絡,電話:2681 6532。
  • 豐銀行慈善基金教練級別評定計劃「特別豁免修讀運動通論(甲部)課程」
    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現推出「特別豁免修讀運動通論(甲部)課程」計劃。這項新計劃歡迎擁有十年或以上培訓香港代表隊及本地精英經驗的教練提出豁免申請。詳情可向有關體育總會查詢。

 



香港代表隊在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奪36面獎牌

香港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三日在澳門舉行的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奪得15金9銀12銅﹝包括一面於示範項目三人籃球賽中獲得的銅牌﹞的佳績,榮登獎牌榜第三位。

香港共派出136名運動員參加是次比賽共14個項目。



田徑代表隊﹝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在日本殘疾人田徑錦標賽奪四面獎牌並刷新兩項世界紀錄

由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派出的田徑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在日本大阪舉行的日本殘疾人田徑錦標賽奪得2金2銀,並刷新2項世界紀錄。

運動員 項目 ﹝ *刷新世界紀錄﹞ 獎牌  
余春麗 女子痙攣六級 100米 銀牌
余春麗 女子痙攣六級 200米 銀牌
蘇樺偉 男子痙攣六級 100米*
新紀錄: 12.15
舊紀錄: 12.24
金牌
蘇樺偉 男子痙攣六級 200米*
新紀錄: 24.75
舊紀錄: 25.04
金牌
  左起:蘇樺偉、余春麗
﹝相片由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單車運動員王史提芬在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奪一面金牌

香港單車運動員王史提芬於二零零七年十月二十五日至十一月三日在中國洛陽市舉行的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男子小輪車越野賽奪得一面金牌。



賽艇代表隊在亞洲賽艇錦標賽奪11面獎牌

香港賽艇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月十四日至二十日在韓國首爾舉行的亞洲賽艇錦標賽奪得1金7銀3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杜鈺婷 女子單人艇 ﹝青少年組別﹞ 銀牌
李婉賢、萬曉欣、吳詠希、曾若樺 女子四人單槳艇 ﹝青少年組別﹞ 銀牌
朱嘉銘、梁仲銘 男子雙人艇﹝青少年組別﹞ 銅牌
馮溥南、關騏昌、鄧超萌、鄧浩文 男子四人單槳艇 ﹝青少年組別﹞ 銀牌
李嘉文 女子公開組單人艇﹝成人組別﹞ 銀牌
李嘉文 女子輕量級單人艇﹝成人組別﹞ 銅牌
羅曉鋒 男子輕量級單人艇﹝成人組別﹞ 銅牌
鄒廣榮、蘇秀華 男子輕量級雙人艇﹝成人組別﹞ 銀牌
曹萍 女子單人艇 (A組別)﹝展能賽艇組別﹞ 銀牌
畢熾陽 男子單人艇 (A組別)﹝展能賽艇組別﹞ 金牌
陳淑芬、戴劍平 男女子混合艇 (TA組別)﹝展能賽艇組別﹞ 銀牌


賽艇代表隊在第29屆香港賽艇錦標賽奪12面獎牌

香港賽艇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七日至十八日舉行的第29屆香港賽艇錦標賽奪得4金6銀2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吳詠希、曾若樺

女子雙人艇

金牌

羅慧玲、湯少文

女子雙人艇

銀牌

陳紫慧、張麗賢

女子雙人艇

銅牌

李嘉文、杜鈺婷
湯少文、黃政

女子四人單槳艇

金牌

陳紫慧、張麗賢
劉靜雯、李婉賢
萬曉欣、杜鈺婷
曾若樺、黃政
李嘉文

女子八人單槳艇  

銀牌

蘇秀華

男子單人艇

銀牌

盧廷威

男子單人艇

銅牌

羅曉鋒、駱坤海

男子雙人艇

銀牌

馮溥南、關騏昌
鄧超萌、鄧浩文

男子四人單槳艇  

金牌

朱嘉銘、梁仲銘
駱坤海、黃凱生

男子四人雙槳艇  

銀牌

陳宗倫、鄒廣榮
何銘祥、羅曉鋒
梁俊碩、盧廷威
蘇秀樺、丘兆淳
李裕昌

男子八人單槳艇

金牌

蔡子生、朱嘉銘
馮溥南、關騏昌
梁仲銘、鄧超萌
鄧浩文、黃凱生
李婉華

男子八人單槳艇

銀牌


左一 : 蘇秀華;右一:盧廷威
 


桌球運動員傅家俊在格蘭披治桌球賽奪其首項個人世界職業排名賽事錦標

香港桌球運動員傅家俊於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三日至二十一日在蘇格蘭阿伯丁舉行的格蘭披治桌球賽,奪得其個人首項世界職業排名賽事錦標。



壁球運動員麥珮軒在巴基斯坦公開賽奪其首項個人國際女子壁球員聯會賽事錦標

香港壁球運動員麥珮軒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九日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舉行的巴基斯坦公開賽,奪得其個人首項國際女子壁球員聯會賽事錦標。

﹝相片由香港壁球總會提供﹞



壁球代表隊在中國公開賽奪三面獎牌

香港壁球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在中國上海舉行的中國公開賽奪得2金1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麥珮軒 女子單打 金牌
鄺于淳 男子單打 銅牌
王偉恆 男子單打 金牌
  左起: 王偉恆、麥明樂﹝香港壁球總會行政總監﹞、蔡玉坤﹝體院壁球教練﹞、梅應源﹝香港壁球總會主席﹞、麥珮軒、鄺于淳

青少年壁球代表隊在Prince香港青少年壁球錦標賽奪兩面金牌

香港青少年壁球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舉行的Prince香港青少年壁球錦標賽奪得兩面金牌。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歐詠芝 女子 19歲以下 金牌
歐鎭銘 男子 19歲以下 金牌


游泳運動員歐鎧淳在香港長池分齡游泳錦標賽刷新兩項香港紀錄

香港游泳運動員歐鎧淳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舉行的香港長池分齡游泳錦標賽刷新兩項香港紀錄。


左起:歐鎧淳、陳耀海﹝體院游泳總教練﹞
運動員

項目

新香港紀錄
﹝前香港紀錄﹞

歐鎧淳

女子 200米自由泳

2:02.40 (2:03.24)

歐鎧淳

女子 400米自由泳

4:13.81 (4:19.18)



乒乓球運動員姜華珺在德國公開賽奪一面銅牌

香港乒乓球運動員姜華珺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七日至十一日在德國不萊梅舉行的德國公開賽奪得一面女子單打銅牌。



乒乓球運動員姜華珺在第二十屆HTV亞洲盃奪一面金牌

香港乒乓球運動員姜華珺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在越南河內舉行的第二十屆HTV亞洲盃奪得一面女子單打金牌。




乒乓球代表隊在法國公開賽奪一面銀牌

香港乒乓球運動員高禮澤及李靜於二零零七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四日在法國圖盧茲舉行的法國公開賽奪得一面男子雙打銀牌。



乒乓球代表隊在奧地利公開賽奪三面獎牌

香港乒乓球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在奧地利韋爾斯舉行的奧地利公開賽奪得2銀1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林菱、帖雅娜 女子雙打 銀牌
李靜 男子單打 銅牌
高禮澤、李靜 男子雙打 銀牌


乒乓球代表隊在俄羅斯公開賽奪四面獎牌

香港乒乓球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俄羅斯公開賽奪得1金3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林菱 女子單打 銅牌
李靜 男子單打 銅牌
高禮澤、李靜 男子雙打 金牌
張鈺、梁柱恩 男子雙打 銅牌

左起:高禮澤、李靜

 



乒乓球代表隊﹝香港弱智人士體育協會﹞在第五屆國際智障人士體育聯盟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奪七面獎牌

由香港弱智人士體育協會派出的乒乓球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五日在日本千葉舉行的第五屆國際智障人士體育聯盟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奪得3金1銀3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黎惠玲 女子單打 金牌
楊賜嘉 女子單打 銀牌
黎惠玲、黃家汶 女子雙打 金牌
黃汶恩、楊賜嘉 女子雙打 銅牌
黎惠玲、黃家汶、黃汶恩、楊賜嘉 女子團體 金牌
伍浩延、林曉光、莫志聲、蘇京國、尹國豪 男子團體 銅牌
黎惠玲、林曉光 混合雙打 銅牌

左起:崔小燕﹝教練﹞、 黎惠玲、黃汶恩、楊賜嘉 、黃家汶

左起:楊賜嘉、黎惠玲

(相片由香港弱智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保齡球運動員張振中在第十屆菲律賓國際賽奪一面銅牌

香港保齡球運動員張振中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七日至十一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十屆菲律賓國際賽公開梯級決賽奪得一面銅牌。

(相片由張振中提供)



保齡球運動員胡兆康在英國公開賽奪一面銅牌

香港保齡球運動員於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五日至九日在英國伯明翰舉行的英國公開賽奪得一面男子公開優秀賽銅牌。



三項鐵人代表隊在台東之美鐵人三項國際邀請賽-亞洲盃系列賽奪三面獎牌

香港三項鐵人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在台灣台東舉行的台東之美鐵人三項國際邀請賽-亞洲盃系列賽奪得1銀2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張庭欣 女子精英組 銅牌
劉政彥 男子精英組 銀牌
梁正彥 男子精英組 銅牌
  左起:梁正彥、張庭欣、劉政彥
(相片由張庭欣提供)


滑浪風帆代表隊在RS:X亞洲滑浪風帆錦標賽奪四面獎牌

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在泰國芭堤雅舉行的RS:X亞洲滑浪風帆錦標賽奪得2金2銀。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陳晞文 RS:X青年組 銀牌
梁灝雋 RS:X青年組 金牌
陳慧琪 RS:X女子組 銀牌
何智豪 RS:X男子組 金牌

何智豪



滑浪風帆代表隊在香港滑浪風帆公開錦標賽奪六面獎牌

滑浪風帆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四日至十日舉行的香港滑浪風帆公開錦標賽奪得4金2銀。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陳慧琪 RS:X 板 ( 女子公開組 ) 金牌
陳慧琪 RS:X 板 ( 女子本地組 ) 金牌
陳敬然 RS:X 板 ( 男子公開組 ) 金牌
陳敬然 RS:X 板 ( 男子本地組 ) 銀牌
何智豪 RS:X 板 ( 男子公開組 ) 銀牌
何智豪 RS:X 板 ( 男子本地組 ) 金牌


武術代表隊在第九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奪九面獎牌

香港武術代表隊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在中國北京舉行的第九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奪得2金4銀3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耿曉靈 女子長拳 銅牌
耿曉靈 女子刀術 銀牌
何珀姬 女子太極拳 銀牌
羅琛賢 女子南拳 銅牌
何珀姬、羅琛賢、袁家鎣 女子對練 金牌
劉洋 男子刀術 銀牌
劉洋 男子槍術 銀牌
黑志宏 男子槍術 金牌
黑志宏 男子太極劍 銅牌

劉洋

耿曉靈

羅琛賢(左三)、劉洋(左四)、黑志宏(左六)

左起:羅琛賢、袁家鎣、何珀姬

(相片由香港武術聯會提供)




精英運動員成績概覽﹝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五日至十一月十四日﹞

姓名 項目 名次 / 參加人數
羽毛球
2007 台北公開賽 王晨 女子單打 1st/ 60
(18/9/2007, 台灣 , 台北 ) 葉姵延 3rd/ 60
 
2007 澳門公開賽 周凱華 混合雙打 5th/ 44
(2/10/2007, 澳門 ) 魏仁君
 
2007 丹麥超級系列賽 王晨 女子單打 3rd / 60
(23/10/2007, 丹麥 ) 周蜜 5th / 60
 
陳仁傑 男子單打 5th / 60
 
2007 法國公開賽 葉姵延 女子單打 5th / 44
(30/10/2007, 法國 , 巴黎 )
 
單車
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 郭灝霆 男子 15 公里個人賽 4th / 43
(22/10/2007, 中國 , 武漢 )
司徒軒亮 男子記分賽 8th / 25
 
王史提芬 男子小輪車越野賽 1st / 14
 
劍擊
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 陳建雄 男子花劍 8th / 41
(26/10/2007, 中國 , 武漢 )
 
游泳
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 歐鎧淳 女子 4x100 米自由泳接力 5th / 18
(20/10/2007, 中國 , 武漢 ) 江忞懿
施幸余
湯嘉珩
 
張兆恆 男子 4x100 米自由泳接力 7th / 16
林政達
蕭楗恒
黃鍇威
 
賽艇
第十三屆亞洲青少年賽艇錦標賽 杜鈺婷 青少年女子單人艇 2nd/ 8
(14/10/2007, 韓國 , 首爾 )
李婉賢 青少年女子四人單槳艇 2nd/ 3
萬曉欣
吳詠希
曾若樺
 
朱嘉銘 男子青少年雙人艇 3rd/ 9
梁仲銘
 
陳振興 男子青少年四人單槳艇 2nd/ 4
馮溥南
關騏昌
鄧超萌
鄧浩文
 
第十二屆亞洲賽艇錦標賽 李嘉文 女子單人艇 2nd/ 9
(14/10/2007, 韓國 , 首爾 ) 女子輕量級單人艇 3rd/ 8
 
羅曉鋒 男子輕量級單人艇 3rd/ 12
 
鄒廣榮 男子輕量級雙人艇 2nd/ 10
蘇秀華
 
壁球
美國紐約公開賽 趙詠賢 女子單打 5th/ 24
(3/10/2007, 美國 , 紐約 )
 
乒乓球
2007 世界團體盃 柳絮飛 女子團體 3rd/ 8
(5/10/2007, 德國 , 馬格德堡 ) 林菱
帖雅娜
張瑞
 
張鈺 男子團體 2nd/ 8
高禮澤
梁柱恩
李靜
 
2007 俄羅斯公開賽 林菱 女子單打 3rd / 110
(18/10/2007, 俄羅斯 , 聖彼得堡 )
林菱 女子雙打 5th / 46
張瑞
 
李靜 男子單打 3rd / 155
 
高禮澤 男子雙打 1st / 65
李靜
 
張鈺 3rd / 65
梁柱恩
 
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 江天一 男子雙打 6th / 16
(20/10/2007, 中國 , 武漢 ) 李冠毅
 
2007 奧地利公開賽 林菱 女子單打 5th / 133
(24/10/2007, 奧地利 , 威爾斯 )
林菱 女子雙打 2nd / 56
帖雅娜
 
張鈺 男子單打 5th / 201
李靜 3rd / 201
 
高禮澤 男子雙打 2nd / 82
李靜
 
2007 法國公開賽 帖雅娜 女子雙打 5th / 60
(31/10/2007, 法國 , 圖盧茲 ) 張瑞
 
高禮澤 男子雙打 2nd / 83
李靜
 
2007 德國公開賽 姜華珺 女子單打 3rd / 147
(7/11/2007, 德國 , 不萊梅 )
帖雅娜 女子雙打 5th / 70
張瑞
 
2007 瑞典公開賽 姜華珺 女子單打 5th / 144
(14/11/2007, 瑞典 , 斯德哥爾摩 )
 
乒乓球 ( 香港弱智人士體育協會 )
第五屆國際智障人士體育聯盟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黎惠玲 女子單打 1st / 25
(31/10/2007, 日本 , 千葉 ) 黃家汶 6th / 25
楊賜嘉 2nd / 25
 
黎惠玲 女子雙打 1st / 10
黃家汶
 
黃汶恩 3rd / 10
楊賜嘉
 
黎惠玲 女子團體 1st / 7
黃家汶
黃汶恩
楊賜嘉
 
林曉光 男子團體 3rd / 9
莫志聲
伍浩延
蘇京國
 
黎惠玲 混合雙打 3rd / 25
林曉光
 
莫志聲 5th / 25
楊賜嘉
 
保齡球
第三十三屆香港國際保齡球公開賽 葉嘉欣 女子公開決賽 2nd/ 28
(22/9/2007, 香港 )
胡兆康 男子公開決賽 1st/ 36
 
2007 亞洲保齡球巡迴賽 - 香港站 男子組 3rd/ 16
(23/9/2007, 香港 )
 
三項鐵人
2007 台東之美鐵人三項國際邀請賽 - 亞洲盃系列 張庭欣 女子精英組 3rd/ 4
(27/10/2007, 台灣 )
劉政彥 男子精英組 2nd / 15
梁正彥 3rd / 15
 
舉重
世界舉重錦標賽 于偉麗 女子 53 公斤 4th/ 36
(16/9/2007, 泰國 , 清邁 )


運動與水分補充:喝什麼?什麼時候喝?喝多少?

香港體育學院﹝體院﹞:運動營養主任鍾素珊註冊營養師﹝加拿大卑詩省﹞

要維持良好的健康,補充足夠的水分很重要。在戶外工作,例如在偏遠建築地盤工作及道路維修的工人,脫水可危及性命。在炎熱的環境下工作而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容易因散熱機能失衡而導致身體不適,嚴重者會引致中暑,甚至可以致命。補充足夠水分對於喜愛戶外活動及經常運動的人士很重要,活動期間補充足夠水分,可預防因脫水引起抽筋及疲倦等不適。而對於精英運動員,適當地補充水分可增強運動表現;反之,則會影響表現。

脫水與低血鈉症

在六零年代,教練及運動員均不太著重水分補充,某些教練和運動員甚至視運動期間補水是顯示身體孱弱。隨著因脫水而引致中暑甚至死亡的個案增加,大家逐漸關注此問題。運動員開始明白水分補充的重要,並在運動時特別注意補水。但有些運動員過量地補充水分,導致另一問題的出現——低血鈉症。低血鈉症是指血液中鈉質含量過少。嚴重的低血鈉症可引起腦部腫脹,繼而導致死亡。進行長時間耐力運動時,運動員或會分不清他們患上脫水或低血鈉症,因兩者的徵狀相似,如噁心和嘔吐。持續進行多於四至六小時的運動後,運動強度會自然地降低,如運動員繼續補充清水,會令過量補水的機會增加。但整體而言,運動員出現脫水的情況依然較普遍,而出現致命性低血鈉症則較少見。

因應個人需要補充

影響汗液流失的因素包括:運動時間和強度、環境條件,運動服飾、運動裝備或保護裝備。此外,個人因素如:體重、遺傳傾向、對熱的適應和代謝效率,均影響個別人士進行某種運動時汗液流失的速度。因此,即使同一運動員進行相同強度的運動,在不同環境下也會出現不同的汗液流失率和汗液流失總量。舉例,游泳運動員在室內泳池訓練的汗液流失率,與在室外訓練時不同;網球選手若參與兩場分別在正午和下午舉行的比賽,在正午的一場比賽後便需特別注意補充水分。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最新的立場聲明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最近重新發表「運動與補液」的立場聲明,此聲明鼓勵參與運動人士制定個人的水分補充計劃和策略,以避免於進行長時間運動時過量補充水分。

量度體重監測狀況

首先應定時量度體重,以監測身體水分情況,例如:連續數天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起床後量度體重,建立水分充足狀態下的體重指標。此外,運動前後也要量度體重,體重的差異代表運動期間的水分流失。運動後,體重不應減輕超過2%。舉例:一位運動前體重100磅的人士,運動後不應少於98磅。同時,亦應監測在不同環境運動前後的體重變化,此舉有助評估水分流失率及制定在不同環境下運動的補液計劃。

脫水影響整體表現

脫水指運動後體重減少超過2%,尤其在天氣溫暖或炎熱時,這脫水程度足以令耐力、智力或認知表現下降。但是,在天氣寒冷時,體重下降3%也不一定會影響表現。一些講求肌肉爆發力的運動或無氧運動,下降3-5%也不一定會影響表現。

以下是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最新的立場聲明中,有關「運動與補液」的指引:

  1. 運動前數小時應開始補充足夠水分,讓身體保持正常排尿。攝取含有鈉質的食物及飲料,有助刺激口渴的感覺與保留所需的水分。
  2. 運動期間,應避免過度脫水(即水分流失引致體重減輕多於2%)及過度改變電解質平衡。例行監測運動前後的體重變化,有助確定汗液流失率及制定個人的補水計劃。例如:馬拉松選手應每小時最少飲用0.4-0.8公升飲料。在較炎熱的環境下,速度較快、體型較大的跑手補水應較多;相反地,在較寒冷的環境下, 速度較慢、身型較小的跑手的補水相對較少。評估運動前後的體重變化並制定補水計劃。補水飲料應包含每公升20-30毫當量(meq)氯化鈉、每公升2.5毫當量(meq)鉀質及5-10%的碳水化合物。運動期間飲用含有電解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飲料,較飲用白開水對提升耐力運動表現尤其有幫助。除飲料外,以上營養素也可從運動營養品如:糖漿、能量棒,及其他食物中攝取。
  3. 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電解質,應是運動後首要目標。運動後應盡快享用正餐和飲料,回復水分平衡。在過度脫水情況下,體重每下降一公斤,應補充1.5公升飲料,身體才能迅速回復水分平衡。

運動引致汗水及電解質流失,尤其在溫暖和炎熱的天氣下,情況會更嚴重。若沒有充分地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可引致脫水。過度脫水可影響運動表現及增加患上運動性熱病如中暑的危機;相對地,過度補充水分,可引致運動性低血鈉症。兩者均可致命。

參考文獻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7). Position stand on “Exercise and fluid replacement”.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9(2), 377 – 390.



傅家俊獲邀為馬匹雕塑設計圖案

剛於二零零七年十月獲得2007年蘇格蘭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冠軍的香港桌球運動員傅家俊,獲香港賽馬會邀請參與設計馬匹雕塑圖案。他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為自己設計圖案的馬匹雕像主持揭幕儀式,並與多位騎師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桌球友誼賽。將賽馬與桌球兩種不同性質的運動連繫在一起,吸引大批傳媒採訪。



香港體育學院季刊《精英體育——革新版》正式面世

香港體育學院季刊《精英體育——革新版》已於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四日以特刊形式於明報出版。今次改版的主要原因是為把本地精英體育最新資訊及體院的工作帶給讀者。

此外,網上版亦已於體院網站內刊登,歡迎讀者瀏覽。第二期的《精英體育》季刊將於二零零八年三月面世,敬請讀者密切留意。

革新版第一期的內容豐富,包括:

體壇焦點

企業充分利用運動員的形象宣傳產品
政府增加撥款 全力支持運動員
精英體育項目主要訓練場地
教練與運動員
高禮澤保持最佳狀態出賽 誓要贏得奧運入場券
平常心應戰 羽毛球港隊期待創造佳績
蘇樺偉向目標勇進 創造佳績
壁球訓練新基地 令運動員更專心訓練
打穩技術根基 傅家俊邁步向前
運動科學與醫學
運動與水分補充:喝什麼?什麼時候喝?喝多少?
支援與發展
恒生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 為京奧及殘奧運動員打氣
國際科學研討會——青少年運動員:綜合生物心理社會方法提升運動表現
2007年體院傑出青少年運動員選舉
第二季:武術新秀 泳施栢禧齊獲獎
第三季:劍擊壁球跆拳道游泳新秀 平分春色
體壇點滴
運動員為港爭光
兩名傑青運動員分享心聲
25名體育界人士及運動員獲授勳銜及嘉獎
滑浪風帆運動員陳敬然新婚之喜
體院25年特寫

此外,於二零零五年九月至二零零七年九月期間出版的《精英體育》雜誌亦已上載於體院網頁,以供關心香港精英體育發展的本地及海外市民閱覽。



豐銀行慈善基金教練延續培訓計劃

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分別於二零零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及十二月二十八日在體院舉辦兩個講座:「實踐運動營養學」及「核心肌肉穩定性訓練」。

體院營養師鍾素珊,在「實踐運動營養學」講座中講解教練應如何計劃合適的飲食策略以提升運動員於訓練及比賽時的表現。逾60位教練出席。

香港教練級別評定計劃導師梁達強,在「核心肌肉穩定性訓練」講座中講解鍛鍊腰腹肌肉的重要性及示範腰腹穩定訓練的基本運動。逾80位教練出席。

左起:鍾素珊、陳香婷﹝體院教練培訓經理﹞

 




體育資訊中心新參考書籍介紹

The triathlete's guide to off-season training
﹝索書號:GV1060.73 .B89 2004﹞

本指引涵蓋具成效的新訓練方法,整合不同的技術以應用在三項鐵人訓練。指引解說如何建立一個全面的非季節性的訓練計劃,並提供一些有助提升游泳、單車及賽跑表現的方法。本書適合三項鐵人教練及運動員閱讀。

Vegetarian sports nutrition
﹝索書號:TX361 .A8L37 2007﹞

本書結合近期的研究及作者的實際經驗解釋怎樣從素食中取得最理想的營養補充,以提升運動表現,訓練效果及健康,同時解釋怎樣監察運動員在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他命及礦物質的需要。本書亦論及運動員關心的問題,包括維他命及礦物質的補充,有關新的營養學專有名詞的定義,減重及增加肌肉或減少受傷。本書適合運動員及營養學專家閱讀。



第十五屆豐銀行慈善基金精英教練員研討會

第十五屆豐銀行慈善基金精英教練員研討會將於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六日舉行。今屆主題為「運動創傷 - 防預與治療」。多位海外、香港和內地專家將現身說法,分享他們的經驗及心得。詳情請瀏覽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網頁:http://www.hkcoaching.com

研討會由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及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合辦。



國際科學研討會-青少年精英運動員:綜合生物心理社會方法提升運動表現

體院將於二零零八年三月十五日至十六日在香港舉辦一個為期兩天的國際科學研討會,主題是探討綜合生物、心理及社會方法如何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表現。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將集合海外及本地專家,探討如何透過有關的系統訓練培育具潛質的青少年運動員,並分享一些能協助達到特定發展需要的最新科研發現及具體實行方法。

除主題演講外,此研討會亦會討論「預防青少年精英運動員出現疲勞現象」課題、另設有工作坊,並鼓勵參加者自由學術投稿。我們誠邀 閣下參加這次研討會。

有興趣參加之人士,請瀏覽研討會網頁:http://www.hksi.org.hk/iss,或與研討會秘書處聯絡,電話:2681 6130或電郵:iss@hksi.org.hk

有興趣贊助之機構,請與公眾事務及市務拓展部鍾小姐聯絡,電話:2681 6532。